智能检测装备是智能制造的核心装备,是“工业六基”的重要组成和产业基础高级化的重要领域,对支撑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的深入推进,智能检测装备产业也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但总体而言,在我国的智能检测装备产业人存在技术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强、高端供给不足、产业体系不完善、应用生态不健全等问题。
为推动智能检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发改委等七部门于近日印发了《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紧扣检测装备精准、可靠、智能、集成发展趋势,围绕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全过程,提出近三年我国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的行动目标、重点工程以及组织保障。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智能检测技术基本满足用户领域制造工艺需求,核心零部件、专用软件和整机装备供给能力显著提升,重点领域智能检测装备示范带动和规模应用成效明显,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基本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
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智能检测装备创新体系初步建成,突破50种以上智能检测装备、核心零部件和专用软件,部分高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质量明显提升,攻克一批智能检测基础共性技术。
行业应用显著深化。推动100个以上智能检测装备示范应用,培育一批优秀场景和示范工厂,深化智能检测装备在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电子、钢铁、石化、纺织、医药等8个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产业体系初步构建。建成从材料、元器件、零部件、专用软件到装备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以及涵盖标准、检测、人才等在内的产业体系。培育30家以上智能检测装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10个以上产业领军创新团队,用户敢用愿用的市场环境明显改善。
《行动计划》明确产业基础创新工程、供给能力提升工程、技术装备推广工程、产业生态优化工程四大重点工程。
产业基础创新工程提出建立健全创新体系、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补齐产业基础短板。建立健全创新体系,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智能检测装备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创新中心等研发创新载体,加强前沿和共性技术研发。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作用,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移转化。鼓励企业加强技术中心建设,开展关键技术和应用技术开发。
供给能力提升工程提出攻克一批前沿智能检测装备、发展一批通用智能检测装备、研制一批专用智能检测装备、改造升级一批在役检测装备。攻克一批前沿智能检测装备,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量子信息、虚拟检测、生命健康、脑科学、空天科技等基础核心和前沿科技领域,加强基础理论、新型制造工艺与原创性检测技术融合创新。
技术装备推广工程提出加强技术试验验证、开展应用示范推广、营造普及应用氛围。加强技术试验验证,鼓励优势企业、科研院所、第三方机构等搭建基于实际制造场景的智能检测装备试验验证平台,探索构建虚实结合的试验验证系统。开展性能、可靠性、安全以及用户工艺适配性等试验验证,完善制造工艺与检测技术相结合的各类数据库,促进智能检测装备迭代提升和优化升级。
产业生态优化工程提出培育优质企业、加强标准研制、完善产业公共服务、推进数据安全共享、强化人才培养。加强标准研制。面向重点行业需求,研制一批检测技术、方法等基础标准,开展智能检测装备功能、性能、安全、可靠性以及零部件等关键技术标准制修订,开发智能检测装备、制造装备、软件系统等互联互通标准。积极参与智能检测装备国际标准化工作,推动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同步发展。
为保证行动目标的顺利达成,《行动计划》还提出了强化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加强国际合作三项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