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节能宣传周中的重要活动,今年全国低碳日以“绿色低碳,共筑美丽中国”为主题。生态环境部携手多个部门和单位,以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作为主要内容,精心策划了“线上+线下”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低碳发展的核心理念,深入解析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同时,各大媒体也积极响应,围绕“低碳生活,珍爱家园”等主题,进行了相关的宣传活动。
而在今年的推广活动中,有一个话题热度非常高——身边的“低碳”小事。众所周知,“低碳”理念是目前我国实现双碳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理念,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了非常多关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能源开发的课题。与此同时,我们的生活也因为“低碳”发生了改变。
举个简单的例子。从限塑令到禁塑令,相关政策实施总会引发激烈讨论,而实际生活中看起来我们却有好像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潜移默化之中我们也渐渐习惯了自带购物袋,并且接受了不使用塑料吸管来喝饮料。再比如自动开始尝试用电子发票代替纸质发票后,不但纸质发票变少了,开票报销等工作也变得更加便利。
诸如此类的变化还有很多,像是光盘行动、垃圾分类……而对于老百姓来说,实际上这些给地球“减负”的举措,落实下来无非就是随手关灯、节约用水、适量点餐、合理用纸等随手之劳。因此我们也可以自豪的说,低碳这番大事业,是我们随手的小事铸就的。
而与此同时,在全国低碳日,我们或许同样应该看到科技发展在低碳这件事上的长期努力。
一方面,科研机构和高校在能源、环境、材料等领域开展大量研究,为低碳技术的突破提供理论支撑,催生出了包括清洁能源技术、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等现代技术,这些基础有的为交通产业减碳提供了帮助,有的则进一步提升用电效率减少了电能浪费,还有的更直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了资源利用了起来。
另一方面,科技发展推动了低碳产业链整合。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可以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企业利用这些技术来监测和管理能源消耗则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环境风险。同时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也因此变得更加密切,整个产业流程变得更加绿色完善。
简单地说,通过技术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产业链协同、政策引导与支持以及市场需求驱动等多种方式,科技发展为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推动了社会实现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低碳小事,都在为整个产业提供帮助。低碳生活因为科技变得轻而易举,因为每个人的坚守而得以长期维持。
下一篇:科学家建立高精度星系功率谱仿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