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工业品一站式采购平台
产品更全、速度更快、价格更低、售后更放心
首页 > 信息 > 资讯 >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3)》发布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3)》发布

2024-02-28来源:网络栏目:资讯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近段时间,我国先后布局了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同时,各地不断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武汉、南京、成渝等区域创新‘高地’形成,我国科技创新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月28日,在2024首科新年论坛上,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课题组发布了《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构建了“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对中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科技创新水平进行评估,全景揭示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特征及趋势,全面刻画中国城市创新地理,聚焦以均衡促创新主题提出思考和建议。
 
  2023年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标体系由三个层次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共4个,包括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服务、创新绩效;二级指标共10个,包括创新人才、研发经费等;三级指标共21个。
 
  《报告》显示,2023年度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前20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市、深圳市、上海市、苏州市、杭州市、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武汉市、合肥市、西安市、青岛市、珠海市、成都市、长沙市、无锡市、芜湖市、佛山市、宁波市、厦门市。
 
  从年度排名波动情况来看,前3位中,北京稳居第1位,深圳再次超越上海排名全国第2位;前20位城市中,芜湖市、青岛市、佛山市、苏州市、宁波市5座城市表现亮眼,分别跃升11位、7位、6位、3位、3位;深圳市、天津市、合肥市、珠海市、无锡市、厦门市6座城市均上升1位;杭州市、南京市排名位次未发生变动;上海市、武汉市、西安市、成都市下降1个位次;广州市和长沙市下降3个位次。
 
  从省区分别来看,排名前20的城市中,除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外,广东省的城市最多,有4个城市,分别为,深圳市、广州市、珠海市、佛山市;其次是江苏省有3个城市进入前20,分别有苏州市、南京市、无锡市。
 
  省会及副省级城市科技创新指数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市、深圳市、上海市、杭州市、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武汉市、合肥市、西安市。
 
  地级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是苏州市、珠海市、无锡市、芜湖市、佛山市、东莞市、常州市、嘉兴市、惠州市、温州市。
 
  19个城市群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依次为: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粤闽浙沿海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滇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兰州—西宁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哈长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黔中城市群、山西中部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
 
  《报告》还根据288个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测算结果,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城市科技创新总体态势与特征。《报告》指出,在城市创新高质量发展方面,中国有着极大的规模优势和集聚优势,并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科技创新中心引领发展,系统创新优势显著。报告称,国家先后布局了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同时,各地不断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形成了武汉、南京、成渝等区域创新高地。另外,创新型城市加快建设,23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178个国家高新区发展速度和质量双提升,形成了多个创新集群,且各有特色,在科技创新方面逐步呈现出系统化优势。
 
  二是不同创新群落各有特色,珠三角城市群勇立潮头。报告称,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19个城市群的基本创新群落格局,每个创新群落资源禀赋不一,发展历程差异较大,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优势。整体来看,以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为代表的创新群落市场化程度更高,开放水平也更高。2023年,珠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指数达到0.8735,在19个城市群中排名第1位。
 
  三是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显著,集中力量办大事成效明显。
 
  在空间差异方面,《报告》指出,不同省域间科技创新差异显著,四大直辖市引领优势明显;不同规模、不同级别城市创新差异显著。科技创新发展水平与城市人口规模正相关,超大城市科技创新优势显著。
 
  报告还提出,面向未来,城市发展要进一步依靠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特别需要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部署以及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规律,要平衡好增量与存量、供给与需求、政府与市场、短期与长期、内部与外部“五组关系”,坚持均衡创新,重塑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据悉,报告由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课题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联合学术支持。
 

相关文章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