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5部门近日印发《标杆孵化器培育行动方案(2022—2025年)》(简称《行动方案》),计划到2025年建成20家标杆孵化器,带动100家传统孵化器升级发展,布局3-5家离岸孵化器,在京落地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和项目400个,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瞪羚企业500家。
标杆孵化器是由国际一流孵化人才牵头建设,重点聚焦高精尖产业和未来产业,具有先进的孵化模式、突出的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服务能力,能够高效整合融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促进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和硬科技创业,带动高端创新资源和产业要素集聚,示范引领孵化行业升级发展的高水平创业服务机构。
《行动方案》共部署标杆孵化器引领、未来产业孵育、硬科技孵化能力提升、硬科技孵化人才培育、金融赋能助力、创新创业国际化提升、硬科技孵化支撑园区高质量发展七大工程23项具体任务。
《行动方案》聚焦未来产业发展进行前瞻布局,重点建设量子技术、类脑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细胞基因、超材料、未来网络、未来能源、生物育种等领域的标杆孵化器,率先形成未来产业集群,抢占未来发展新高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北京将探索“超前孵化”新模式,针对重大现实问题和场景需求,组建“超前孵化”合伙人团队,同时鼓励标杆孵化器将服务重心转向还处于技术原理阶段的“种子期”项目,从论文和科学家入手,跟踪****科研进展,推动前沿、颠覆性技术转化为创业项目。
《行动方案》注重孵化器的硬件实力,支持标杆孵化器持续加大专业技术平台建设投入,提供一流的技术开发、小试中试、检验检测等软硬件环境,配备高水平的研发辅助人员和技术咨询专家;推动标杆孵化器与相关领域的共性技术平台、研发外包(CRO)、工业设计、检测认证、合同定制加工(CDMO)、委托生产(CMO)、市场推广(CSO)等专业服务机构深入合作。
此外,《行动方案》还注重人才的培养壮大。着力发掘有经验的硬科技投资人、资深产业服务专家、具有成功转化经验的科学家、业界知名产品经理、优秀连续创业者等五类潜在的孵化人才;鼓励高校院所、孵化器、投资机构、科技领军企业等联合开展硬科技孵化人才培养;引导知名企业家、投资家、科学家、产业服务专家等深入开展创业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