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查《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提出了我国2023年扩大内需、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中小企业扶持、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的主要收支政策。
内需市场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在扩大内需方面,《报告》以促进恢复和扩大消费、加强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引导带动、支持加力稳定外贸为着力点,提出发挥财政稳投资促消费作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其中,加强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引导带动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800亿元、增加400亿元。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近年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强化,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方面,《报告》从提升科技投入效能、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发力点,提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主要收支政策。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安排65亿元、增加20亿元,推进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高地。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安排133亿元、增加44亿元。落实税收、政府采购、首台(套)保险补偿等支持政策,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在中小企业扶持方面,《报告》从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两个方面出发,提出进一步优化政策实施方式,持续增强各类企业活力的主要收支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阶段性降至1%,继续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分别实施5%、10%增值税加计抵减。聚焦科技创新、重点产业链等领域,结合实际新增出台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决定着发展的成色。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对形成资源高效、排放较少、环境清洁、生态安全的高质量发展格局有着重要作用。《报告》以支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为着力点,提出完善绿色低碳财税支持政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主要收支政策。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安排330亿元,重点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中央财政水污染防治资金安排257亿元、增加20亿元,主要支持实施长江保护修复、黄河生态保护治理、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中央财政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安排172亿元,推动加快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财政预算工作意义重大。为扎实做好2023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报告》还提出了严格执行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做好基层“三保”工作、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等保障措施。
据悉,财政经济委员会已建议批准预算报告和中央预算草案,同时批准2023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限额165489.22亿元、专项债务限额256185.0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