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其发展程度直接关乎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发展智能制造对于巩固实体经济根基、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作用。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交汇点,要坚定不移地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
日前,2023年7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2023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人员向公众报告了上半年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进展情况,并报告了接下来的工作计划。
据介绍,今年以来制造企业改造升级需求不断释放,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智能工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水平持续提升,智能制造新场景、新方案、新模式不断涌现,智能制造国际合作持续深化,涌现出不少创新亮点。
智能工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水平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各地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近8000个,其中,2500余个达到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2级以上水平,基本完成了数字化转型;209个探索了智能化升级,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经过转型,这些示范工厂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了20.7%,生产效率平均提升了34.8%,产品不良品率平均下降了27.4%,碳排放平均减少了21.2%。
智能制造新场景、新方案、新模式不断涌现。新型制造模式已经从概念框架走向落地实施。汽车、大飞机、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业探索协同设计、虚拟验证、远程运维等模式,促进产品快速迭代和效益提升;家电、服装等消费品行业创新大规模定制、用户直连制造、共享制造等模式,满足个性化需求,挖掘体验价值;石化、冶金、建材等原材料行业实施产销一体化运营、跨工序质量管控等模式,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本质安全和节能降耗。
智能制造国际合作持续深化。上半年,国际电工委员会在工业控制领域发布了5项由中国专家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中国贡献的智能制造国际标准累计已达到50余项,中国专家参与了IEC/ISO/ITU中90%的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工作组。同期,中美德日等17个国家85家机构联合成立了国际智能制造联盟,中德、中法、中日之间的智能制造双边合作机制也在不断深化,智能制造国际多双边创新合作机制不断完善。
据悉,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统筹抓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持续深入推进场景模式的推广、解决方案攻关、标准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全面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普及,系统推进智能化升级,促进有效投资需求,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不断增强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