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在年初的《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提到,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前日,中国财经报发布《增强发展力度 提升民生温度 ——透视2023年财政数据和政策》,对2023年各项财政数据和政策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从一季度增长0.5%,到二季度增长13.3%,再到前11月增长7.9%,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恢复性增势较好,税收收入同比增速也从二季度开始快速反弹,与全年GDP增速交相呼应,折射经济回稳向好态势。同时,财政支出发力提速、节奏加快,结构不断优化,并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支持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发展,充分发挥了财政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的作用。
今年以来,在财政收入增长有限、财政持续紧平衡的情况下,财政支出保持稳步扩大节奏,支出结构不断优化,重点聚焦民生领域,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据悉,财政部分别于年初和下半年,分批次延续、优化、完善近70项税费优惠政策,重点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
财政始终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与自立自强,服务于统筹发展与安全、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推出相应支持政策,有力保障“卡脖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进一步降低相关重点产业链企业税负水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统一提高到100%,并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允许先进制造业企业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
与此同时,1—11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0.5%。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6.2%、14.8%,远高于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增速。多项举措都较好地支持了企业加大研发支出,促进了先进制造企业的发展,有利于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循环,实现更加安全的发展。
专项债券分配充分考虑各地区财力和债务风险水平,向财政实力强、债务风险低的省份倾斜,对成熟和重点项目多的地区予以倾斜,能够有效均衡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特点,切实兼顾促发展和防风险。
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坚持提前谋划、尽早行动,发行节奏整体呈现“先缓后快”的态势,特别是进入三季度后发力提速,在稳投资、补短板、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统计,截至6月末,全国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23009亿元,发行进度略超60%。进入三季度,专项债发行明显加快,特别是8月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超6000亿元,前三季度累计发行进度超90%,与往年基本持平。
从投资领域看,目前我国专项债主要用于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利等重点领域。产业园区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加大专项债对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回稳向好、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今年以来,各地紧盯专项债券政策,结合发展实际和项目建设需求,靠前谋划、加强项目储备,合理把握发行节奏,加快资金支出。截至11月,广东省、山东省、浙江省发行规模靠前,发行规模均超2300亿元,其中,广东省发行规模接近4000亿元。青海、宁夏、西藏等经济体量小、偿债能力弱的省份新增专项债发行额低于400亿元。可以看到,新增专项债额度更多倾向于经济条件好且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较低的省份。
展望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继续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夯实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内在基础。
(资料来源:中国财经报)